以精品、规范、创新理念,聚焦结构性心脏病热点专题,分享国内外前沿学术内容。2024年10月9日-16日,“第八届中国结构性心脏病学术活动周”(“第八届中国结构周”)在上海、北京、广州、西安、武汉等地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同召开。
结构周期间,由苏州工业园区东方华夏心血管健康研究院与光明网卫生频道联合策划推出的品牌科普专栏《名医解心结》邀请我国结构性心脏病医学领域权威专家做客直播间,面向广大青年心血管医师和公众,传递我国结构性心脏病介入诊疗动态,在线分享学科前瞻及心血管大健康科普知识bob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引导公众树立自主自律、符合自身特点的健康生活观念,营造崇尚健康、追求健康、促进健康的社会氛围,助力健康中国国家战略顺利实施。
主持人:目前房颤在中国的发病特点是怎样的,为什么发病率居高不下且逐渐呈年轻化趋势?
秦永文:房颤是常见且严重的心率失常,叫做心房颤动。正常情况下心脏在窦房肌的统一“指挥”有规律地跳动,每分钟60到100次,而且是规则的。如果窦房肌出了毛病,发不出指令,或者出现多个兴奋点,心脏跳动可能会快3到5倍,患者会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当心跳最快达到230次每分钟时,病人马上得躺下,甚至出现休克,危及生命。特别是心肌梗死的病人,如果发作房颤,马上就会心衰,甚至出现室颤,心脏骤停。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房颤的发病率在老年人群中显著上升。特别是在80岁以上人群中,其发生率高达8%左右,十年间增长了20倍。这一变化部分归因于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医疗检测技术的进步,如24小时动态心电图等先进检查手段的应用,使得房颤的检出率大幅提高。
其次,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房颤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因素。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问题的日益普遍,加速动脉硬化,导致冠心病年轻化。此外,肥胖问题也不容忽视,肥胖人群中的呼吸暂停综合征,因长时间缺氧而可能成为房颤的另一诱因bob半岛·体育官方网站。老年人的心房肌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组织增多,导致心房结构和功能异常,这是老年房颤患者增多的原因之一。
秦永文:抗凝治疗一直是预防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但传统抗凝药物如华法林,以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临床应用存在局限性。
阿司匹林单独使用已被证实无法有效预防与房颤相关的脑卒中,而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的联合应用不仅未能进一步降低脑卒中风险,反而显著增加了出血风险。对于存在脑出血病史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抗凝的风险也很高,需权衡利弊。
过去,外科医生在进行心脏搭桥等手术时,发现摘除左心耳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卒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经过20多年发展,内科医生也开始广泛应用这一技术,通过介入手段完成左心耳封堵。封堵术后,患者前期进行抗凝治疗,后期可以实现少用药或停用抗凝药物。目前,左心耳封堵术已被广泛接受,成为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持人: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各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未来结构性心脏病领域防治与管理的方向之一,请秦教授为我们介绍,在此背景下,“心脑同治”理念价值以及目前正在开展哪些工作?
秦永文:过去中医提出“心主神志”,强调将心脏与脑血管看作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前面各位专家已经介绍了房颤与脑卒中之间的关系,大概80%的脑卒中是由房颤引起。临床上,当神经内科医生面对取栓后的房颤患者时,往往会寻求心内科的专业意见;同样,偏头痛患者查不清病因,最终可能发现其根源在于房颤或卵圆孔未闭等心脏问题。
传统的分科治疗模式已难以满足复杂疾病的需要,心内科医生对脑卒中治疗不专业,神经科医生对心脏相关疾病的了解也可能不够全面。因此,病人的整体病情被分割看待。而“心脑同治”强调心脏与脑血管疾病的联系,倡导跨学科合作。像葛均波院士提出“泛血管病”这一概念也是,动脉硬化可能发生在心脏、脑血管等多个部位,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病在病因和治疗上存在诸多共性。对于不明原因的脑卒中现在要特别强调多学科会诊,内科、神经科、影像科、超声科等学科共同诊断病因,现在妇产科的参与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因为生产后可能会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等问题。
所以“心脑同治”理念为我们提供了更系统、更专业的疾病诊疗思路。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医疗水平,更能为患者提供最佳治疗选择,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